通過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習近平經濟思想學習綱要》及《總體國家安全觀學習綱要》的深入學習,本人進一步加強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更加深刻領會了“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在我國發展歷程中,在不同時期適時提出正確的國家發展戰略對我國取得重大發展成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針對關系全局、事關長遠的問題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實施了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如何將公司戰略規劃融入到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中推動落實,并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貫徹落實貢獻綿薄之力,我結合工作實際談幾點學習體會。
首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比仍然較高,要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全民共同富裕,鄉村振興尤為重要,而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要振興。要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推動鄉村生活富裕。銀河投資過往一直很重視對鄉村產業振興的支持,投資過一些農業項目。我們通過業務實踐發現農業項目普遍還存在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經營、規范意識薄弱、抗風險能力低等短板,尚未形成較為健全的鄉村產業體系。我們要認真思考、主動謀劃、因地制宜引入產業資本,并在鄉村基礎設施領域尋找機會加大投資力度,助力鄉村產業發展,將鄉村振興落到實處。
其次是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方面,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公司基金業務在北京、長三角、東北地區、東南沿海都有布局,項目投資更是遍布全國各地,但股權投資一線業務團隊人員有限,很難覆蓋太廣泛的區域。投資業務區域布局太散,也會無形中放大經營管理風險。如何更加聚焦,根據公司戰略目標和團隊能力布局區域,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下一步不管是困境資產基金還是股權投資基金,還是應當聚焦到人流、資金流更暢通便利的區域拓展,去到能夠更好發揮我們比較優勢和專業能力的區域,為區域發展積極作出貢獻。從公司的風險偏好、管理效率、管理能力等方面綜合考慮,公司應該更加聚焦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區域戰略領域投資布局。
再次是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這一戰略與公司困境資產業務有比較緊密的關聯,城市發展要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高質量。公司現在正在推進的城市更新、房地產紓困項目,都是通過盤活城市存量困境資產服務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有效舉措,我們要進一步推進這些項目,爭取在年底前完成困境資產基金的設立,切實為新型城鎮化戰略實施貢獻力量。
最后是要認真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總體國家安全觀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個被確立為國家安全工作指導思想的重大戰略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發展、穩定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三個重要支點。改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發展是解決一切經濟社會問題的關鍵,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困境資產業務是公司業務拓展的新陣地,在業務轉型中更要統籌發展與安全。在業務起步階段要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避免過于激進引發風險,在安全前提下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業務發展。歷史承繼資產處置工作已經到了最后沖刺“劃句號”的階段,留下來的都是沉淀多年的“硬骨頭”,其中涉法涉訴問題較多,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群眾利益、合法合規性等諸多問題交織、錯綜復雜。破解諸多難題,就要堅定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從大處著眼,堅持把工作的力度、推動的節奏和實際情況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保持穩定中推動工作開展,通過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促進工作穩定有序推進。物業管理工作要盯緊抓實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加強常態化巡視,做好工作臺賬記錄,確保安全無死角。在消防安全、疫情防控等問題上,必須按照有關制度嚴格執行,加強對第三方機構的監督和督促,確保不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讓我們以穩妥有序扎扎實實推進工作的良好風貌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奮斗,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篇章,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